新聞中心

2018.09.14

《資本雜誌》
中國首控集團
釋放教育企業真正價值

自2016年以來,中國首控集團(股份代號:1269)朝着業務多元化的方向邁進,以教育投資為基石,金融服務及教育運營為支撐,三駕馬車並駕齊驅、有機互動,打造「教育運營+金融服務」雙輪驅動的平台,致力投資及整合優質的教育企業,並提供投融資管道和諮詢服務,務求將教育產業與資本市場連接,發揮教育企業的真正價值。

該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席春迎博士在接受訪問時提到,隨着內地中產階級崛起,對優質教育的市場需求殷切,加上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和政策上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,所以集團非常看好中國的教育市場前景。

他說:「據研究顯示,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民辦教育支出國。中國民辦教育主要細分板塊的潛在市場規模達到280億美元,並以每年超過10%的速度增長,加上中國全國落實『全面二孩政策』,以及中國民辦教育相關法律修改的相繼完成,對民辦學校實行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分類管理,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,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。因此,集團看好教育行業板塊的業務發展,對未來前景充信心,投身這一行業,是因為有利國利民的初心,同時也相信可以少受經濟週期的影響。

在教育運營領域上,首控專注於優質教育資產的發掘、培育、投資及運營,重點關注幼兒教育、K-12教育、職業(培訓)教育、傳媒藝術教育等領域,聚焦標竿資產和補強資產進行投資。在金融領域上,集團作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,近年來已成功投資國內外若干教育項目,同時有項目資源儲備,亦著力發展教育管理服務,積極整合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,以資本為助力,致力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產業生態圈。集團子公司獲受香港證監會第1、4、6、9類受規管活動牌照,專注為教育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,打造差異化、特色化的金融產品。

小題:特色職業教育潛力龐大
在細分教育市場方面,席春迎博士認為特色職業教育大有可為,也會是集團未來重點發展領域,例如集團投資的西山教育集團,就是從事足球教育領域。他相信提升國家足球水準是國策之一,必然要從青少年開始入手,而這也應當是青少年素質教育的一部份,融入到日常教育活動。為了中國足球隊再次打入世界盃,集團希望通過投資足球學校貢獻力量,也希望將特色教育與正規教育如K12教育結合。另外,藝術及職業培訓的特色教育領域也有很大發展潛力。

席春迎博士又提到,每個行業都需要資金支援發展,教育行業也不例外;而其行業的現金流充裕、收入穩定的特性更是受到資本市場的垂青。因此,集團在2016年重新定位,以「教育運營+金融服務」雙輪驅動,匯聚教育行業投資者和經營者,以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如Pre-IPO、財務顧問、承銷配售、基石投資、併購重組等,打造教育產業運營及投融資平台。

小題:獨特營運模式突圍而出
縱然現時內地的教育行業競爭激烈,但席春迎博士認為,首控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,他分析道:「內地的教育行業雖然競爭日趨激烈,但均為教育服務供應商,與提供金融服務的金融機構獨立運作,而首控『教育+金融』的營運模式在內地市場上可說是獨一無二的。正如上述所言,集團的金融和教育資源可以與教育企業相互支持,包括為企業在上市過程中進行資金募集,上市前後為企業提供如併購顧問、資產管理等各類金融服務,合理運用上市時所募得的資金去併購學校及發展,真正成為一個教育及金融資源整合平台。」

小題:專業團隊肩負使命
除了定位獨特外,首控還擁有一隊「教育+金融」背景的專業團隊,以配合集團轉型。作為集團的領導者,席春迎博士分別於1992年及1995年取得復旦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,並於1995年獲河南大學委任為教授。另外,集團視員工為生存發展的基石,近年來亦不斷吸納經驗豐富且優秀的人才加入管理團隊,他們都資深能幹兼具團隊精神,對社會及教育事業懷有熱情與抱負,再加上集團在行業中的品牌、資源及網絡優勢,將可捕捉民辦教育蓬勃發展所帶來的機遇。

席春迎博士總結道:「集團正對未來業務方向制定發展計劃和策略,使之更適合集團及符合上市條例的規定,進而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,提升股東權益及股東價值。」